冬天的氣息越來越濃了,其實對於愛運動的人們,台灣的冬天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季節。
一方面不像夏天潮濕又悶熱,但另一方面對於在戶外活動的人們,不幸遇上低溫又有風雨的狀況,就挺讓人受罪的。
我自己覺得,冬季是個測試自己穿衣功力的好時機,目標就是穿的簡便、好看、又舒適,再搭配我一些冬季運動時的經驗,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穿法心得,即使是在平日,通常也讓自己最多三件應付大部分需求,十分方便。
一、舒適的開始:第一層(first layer)很重要
我自己覺得,不論是平日或是運動中,內衣(first layer)的重要性是很高的,因為它是接觸我們皮膚的第一件衣服。所以選對舒適的貼身衣物,就可以讓冬天的活動舒適很多,保暖度也大增。
在平日穿著,我自己最喜歡的是款純棉混紡一點化纖跟羊毛的內衣,好處是有羊毛保暖度增加,但又不失去棉的舒適度,而排汗性則不再考慮範圍內,比較不冷的時候還可以搭配短袖T-shirt做兩截式造型。
如果是運動單穿時候,例如打籃球、足球、羽球等,我可能會選擇短袖、但不緊身的排汗衣,避免濕衣服緊貼身體著涼。
當然如果是到了更冷的地方,像是滑雪或是山上,我會選擇羊毛混紡化纖、或是純化纖、甚至純羊毛的,這邊的首要考量會是汗水與皮膚的隔絕性,如同我的設計理念,我覺得吸汗速度並非底層最重要的事情,而是將汗水與皮膚可以盡量隔絕才對,因此在選擇時會更注意衣服內面的織物處理方式。
材質選擇:
平日:綿或是化纖混紡羊毛
運動:羊毛混紡化纖、純化纖、純羊毛
冬天平日最常穿的款式,純棉混紡羊毛,輕軟保暖
這件是我滑雪最常穿的,羊毛混紡化纖,沒有羊毛的扎人感,又有保暖度,重點部位的疏密織法在運動時散熱效果很好
這件是我在最冷的情況(-20度) 或是雪地低活動量時候穿的,100%羊毛,內面織法很特別所以保暖度跟濕氣排除都很好
二、善用第二層:保暖、造型一把抓
這部分會是我的一些主要搭配以及變換的部分,會視當時的需要來做改變。
在平日,以前上班時候因為辦公室多半會有空調,大部分會是T-shirt、襯衫、帽T 等一般衣物。
當運動類型有需要穿到第二層的時候,例如單車或是滑雪,會換成偏向快乾性的保暖層,訴求的重點會是希望汗水跟水氣不要留在衣服內形成濕冷,並且可以將的first layer的汗水吸走。
這類衣服通常變化很多,主要是看當時的環境溫度而定,從微刷毛套頭上衣,到厚刷毛外套都有。
材質選擇:
平日:無特定偏好
運動:化纖
剪裁:合身、寬鬆均可
不是車衣但我騎單車常穿,格紋微刷毛,保溫性不錯,重點部位用的是不同材質拼接,有很好的散熱散溼性
以前NIKE ACG的日本版,拿來平日跟打球熱身穿,正面有多做擋風層,材質類似軟殼但是柔軟也便宜很多
我滑雪的保暖層,這件版型很潮,布料材質很不錯,保暖舒適外具備了很好的內外濕度隔絕性,陪我度過了四個滑雪季
三、俐落關鍵:防風雨的第三層
這部分就是外套類了,一般來說走在街上最常見的就是羽絨外套了吧。
我自己對於外套的使用,會看我內層的搭配以及移動方式來決定。
平日,如果是搭大眾運輸,我會選擇自己設計的外套,或是毛料大衣、羽絨衣因為顯胖所以我不太常穿,因為通常內層不會穿太厚,進了辦公室內外溫差比較大,所以一件保暖的外套可以搞定很多事情。如果是騎機車,會額外考量外套的防風性,畢竟風冷效應是很強的
如果是戶外運動,就一定會以防風防水為主,比較不會選擇有保暖填充的外套,而是以單層的shell 為主,最大的優點就是方便活動以及輕量,加上了保暖填充,還得擔心保暖填充受潮後保暖度大降(例如羽絨),反而更不方便,因為其實不管透濕度多高,在活動的情況下,外套一定會反潮的,所以如果真的怕冷需要比較厚的,也盡量選擇化纖填充比較好喔!
材質選擇:
平日:化纖、毛料、羽絨
運動:化纖
剪裁:合身、寬鬆均有
我花俏的滑雪外套,沒有挑有保暖層的款式,目的就是希望可以保有較好的活動性以及透濕性
四、善用配件提供完整防護
另外我覺得保暖最重要的,就是一些重點部位的加強
例如頸子,頭部以及四肢末端,我主要是長髮,所以帽子戴的少,但是脖圍或是圍巾是不可或缺的,另外手套以及襪子更是去寒帶旅遊一定不可以忽略的部分。如果去寒帶旅遊,可以考慮穿羊毛襪,不容易臭也很保暖。
常用的寬版頭帶,拿來造型跟騎單車保暖很好用
冬季出國、滑雪必備的襪子,左邊是滑雪專用,羊毛混化纖,右邊是純羊毛,比較多拿來一般旅遊用
五、活用與調整才是重點
最後我覺得,功能性搭配上的,主要就是把握住一些原則:避免持續汗濕、擋住風冷,並且善用衣服材質的特性,針對環境狀況、活動過程中做調整,這樣就可以穿的舒服動得愉快囉!
我的一些心得與想法,很多也都反映在我衣服的設計理念上,也希望這些資訊對大家有所幫助。